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86章 《种地吗少年》与《江湖》

  电话那边的张永华扶额苦笑:“这次还是许沐。”

  林育森直接从**站了起来:“好小子,又是他!我就知道让他来演马文才得出问题,是不是又给马文才加戏了?”

  张永华哭笑不得:“没加,马文才的戏全给删了。”

  听到这话林育森看了看窗外,又看了看手机,然后又掐了自己一下。

  我没做梦啊。

  我最近压力也不大啊。

  如果我没做梦,那张永华说的又是什么胡话,马文才的戏份还能删?

  张永华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解释,干脆说道:“调整后的剧本我发你邮箱了,你看看。”

  挂掉电话,林育森下床打开电脑,将信将疑地打开了张永华发来的剧本。

  一边看林育森一边嘟囔:“这特么……这……”

  看完之后,林育森十分钟没说出话来,最后吃了一片褪黑素才勉强睡着。

  这天晚上他做了一宿的梦。

  他总是梦到《致青春》拍摄的时候,他从雪区杀回来质问胡岳平为什么要改他剧本时说的那句话:“你随意篡改我的剧本,真特么是画龙点睛!”

  偶尔,林育森还说几句梦话:“我纯废物啊……”

  “许沐改的剧本都比我的好。”

  可能,被改剧本,就是林育森的命吧。

  ……

  话分两头,许沐那边还在忙活。

  一个小时前,结束了和董飞他们的对话又送走谢琛之后。

  许沐就站在了窗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还在回味刚才和人讨论剧本的感觉。

  真爽。

  虽说刚才的讨论中许沐有很多观点是借鉴地球上徐克的那版《梁祝》,但是其中关于时代和个人的思考,确实是他在阅读文献的那半个小时里被启发出来的,而结合已有的文献,对梁祝结局的讨论,则彻底是他自己的探讨。

  原来一点点地看着剧本丰满合理是这种感觉。

  就在许沐回味的时候,他的脑海突然响起久违的声音。

  “叮!检测到宿主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并结合自身知识对已有剧本做出优化与调整。”

  “奖励:技能点*20。”

  “奖励:剧本思辨卡*1”

  听到系统的声音,许沐更高兴了。

  最近他忙着拍戏,看书的时间非常有限,现在系统里只有50个技能点。

  现在这20个技能点,来的正好。

  不过【剧本思辨卡】是什么?

  打开系统,许沐点开了剧本思辨卡的界面。

  【剧本思辨卡:可使宿主短暂进入心流思辨状态,进而对指定剧本进行合理优化。】

  【备注;本道具对剧本的优化程度与宿主的知识积累、编剧技能正相关。】

  许沐眯起眼睛。

  有点意思。

  之前系统奖励的《宝莲灯》剧本,虽说是优化版,但只是精简了内容。

  而许沐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某些细节还是有待商榷。

  到时候正好可以用剧本思辨卡来尝试一下。

  不过在这之前许沐要把自己的编剧技能提上去。

  目光看向系统面板,其他的不水,许沐只注意到他现在编剧技能的等级是E(5/10)。

  这段时间,在拍戏的过程中许沐对剧本的理解也在增加,所以编剧技能比之前涨了5个点。

  “凑个整。”

  许沐直接给编剧技能加了25个点,把编剧技能提升到了C级。

  一瞬间,许沐脑海中那些曾经看过的编剧书籍里的内容开始翻滚。

  如《剧本结构论》和《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等书,甚至是许沐之前看过的剧本、在网站上看到的观众评价等,这些内容里面的观点开始互相印证,进而形成知识网图。

  许沐产生了一种触类旁通的感觉。

  片刻之后,许沐感觉自己对台词、剧本结构的理解加深了好几个层次。

  “爽!”

  带着兴奋劲儿洗漱完毕,许沐躺在**依然没有困意。

  于是干脆在司乐网上浏览一些歌词。

  实际上,歌词、台词也有相通的地方。

  甚至有的歌词能用几十个字就传达一个故事和浓郁的情绪,比如“我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看到你们有多甜蜜”。

  多有画面感。

  这些都能给编剧起到借鉴作用。

  正浏览着,许沐的司乐网上收到了一条消息。

  “愚老师,忙着没,方便聊一会儿不。”

  “我们公司想问一下,您愿不愿意帮《侠隐》这个电影写个寄语或者宣传语之类的。主题是江湖再见。”

  信息是圣堂公司战洪涛发来的。

  上次《沧海一声笑》的歌曲版权签约的时候,战洪涛在司乐网上加上了许沐的好友。

  寄语?

  许沐怔了一下。

  很快,战洪涛的下一条信息就发过来了:“虽然这么说有点俗,但是我们有润笔费。”

  许沐心说怎么今天送钱的人怎么这么多?

  不过看着战洪涛发来的消息,许沐还是犹豫了一下。

  虽然“润笔费”三个字看上去十分勾人,但是许沐一向知道自己什么分量。

  如果是成品歌曲的话,许沐或许还能应付一下,可是写寄语这种十分考验个人真实积累的东西,许沐心里就有点没底。

  这就好比某些明星接受采访一样。

  如果遇到之前没有对过流程的问题,或者开放性的问题,那真是灾难。

  但如果明星本人真的有点东西,那就又是另一幅场景了。

  比如:没人能笑着走出易立竞采访,除非他是周杰。

  许沐想了想,最后还是给战洪涛回了信息:“洪涛经理您好,写寄语这事我之前还没有做过,还请让我考虑一下。”

  “一天之内我给您答复。”

  许沐没有明确答应,同时也给自己留了余地。

  万一他能整出来什么好活呢。

  毕竟圣堂出手真的很阔绰,而许沐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搞钱。

  “好嘞。”战洪涛回复的很爽快。

  然后他又提了一下让愚者露面拍视频的事情,许沐自然是婉拒。

  ……

  经此一事,沐哥更有精神了。

  寄语嘛他一时半会想不出来,睡呢又睡不着。

  许沐干脆点开了四大天王微信群。

  好久都没问兄弟们的消息了,兄弟们也不常在群里说话。

  许沐真怀疑这三个家伙背着自己偷偷建了小群。

  “忙啥呢?”许沐问道。

  这才凌晨一点不到,他们肯定还没睡。

  很快,陶一然发过来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堆器械。

  三脚架,摄像机、麦克风……

  “最近哥们冥思苦想,准备整个大活。”

  陈耀星也上线了:“咋地你要拍片啊?你还年轻,不要走上犯罪的道路。”

  自从手撕天星退出娱乐圈后,兄弟们是一个比一个快乐。

  说话也开始不着调。

  陶一然:“不,我要开直播。”

  这个世界直播行业还挺火爆,体量较大的直播平台也有五六个。

  甚至就连短视频平台,这个世界都已经出来了七八个,只不过还没有出现类似地球上抖音那样占据绝对优势的平台罢了。

  直播行业的出现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性能的增强,都会导致直播行业的出现。

  但是这个世界目前还少见娱乐圈明星去开直播的。

  明星开直播的行为,在很多娱乐公司被定性为是“自降逼格”的操作。

  更何况陶一然之前的定位可是娱乐偶像,天星绝不可能让他去做直播。

  许沐在群里问道:“那你直播内容是啥?”

  陶一然:“我寻思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没事我就开直播唱唱粤语歌,然后再教大家跳跳舞,就当提升业务水平了。”

  许沐心说好家伙,陶一然的定位很精准啊。

  虽然陶一然的唱功不是顶级,但他毕竟是国内首个男团的舞蹈担当啊。

  当年那也是实打实地杀出来的。

  当然啦,确切地说,当年文盲团里,除了许沐,其他三个都是实打实杀出来的。

  而且粤语歌,这甚至不能说是陶一然的舒适区了,简直是统治区。

  不过……

  许沐沉吟片刻问道:“只唱粤语歌会不会有点局限了?”

  毕竟这个世界目前粤语歌的受众还没有那么广,许沐认为还是应该通过受众更广的国语歌曲多吸引些用户。

  这次,陶一然的信息很快过来:“木头你不懂,唱粤语歌是愚者老师给我的点拨。”

  许沐:“???”

  我特么什么时候点拨你了。

  陶一然接着说:“当时解散演唱会,愚老师特意给我写了《天才白痴梦》,而且还告诉我输赢不重要,合适最重要。”

  “唱别的我没优势,唱粤语歌我还不行?”

  “有的时候少就是多。”

  好好好,他还整上哲理了。

  许沐满脸黑线地发了个赞的表情包,然后转移话题:“星哥最近在忙啥?”

  很快,陈耀星发来一段语音:“真是邪了门了,解散演唱会之后我想着回爷爷奶奶家休息,结果前两天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小村子来了个节目组,说是要拍综艺。”

  许沐眼睛一眯:“啥综艺啊。”

  小村子里拍综艺,不会是《向往的生活》吧。

  陈耀星接着说:“叫什么《种地吗,少年》,租了100多亩地,说要种麦子,这不神经病吗?”

  嚯!

  这节目许沐记得地球上也有,叫《种地吧少年》。

  当时正值娱乐寒冬,于是就有公司找了十个年轻人搞了个种地的节目。

  这个节目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还是《脱口秀大会》上庞博的吐槽,当《种地吧少年》这个节目名说出来的时候,全场哄堂大笑。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个玩笑,但一年后这节目居然真的出来了。

  随后名为“十个勤天”的少年开始走红。

  助农路线,又稳又红。

  然后这十个人上了春晚,参加了政府的研讨会。

  节目组制作人还发了C刊论文。

  当时没参加这节目的人,眼睛红的都快滴出血来了!

  然后,到第二季的时候这节目直接拉来了3.8亿的政府投资和中国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

  不仅如此,中国农业大学甚至还让十个勤天去上学。

  这玩意,谁能想到,明星种的地能结出这么牛逼的果子。

  陈耀星还在群里发着语音:“我仔细看了一下他们节目组,六个嘉宾,全是娱乐圈新人。”

  “他们还想让我参加呢。我实在想象不到,一个我这样的糊咖,加上六个新人,这节目组能赚钱嘛。”

  听到这话许沐顿时来了精神:“这个节目行!我感觉有意思,你准备参加吗?”

  陈耀星:“我先看看他们什么团队,要是口碑不错,我就参加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参加综艺节目,团队很重要。

  有的团队恶名昭彰,胡乱剪辑毁人星途。

  有的团队甚至漠视人命!

  四大天王都老油条了,最知道团队的重要性。

  看到陈耀星的回答,许沐笑了。

  陈耀星这什么命啊,在娱乐圈一心想往上爬的时候遇上了天星。

  退出娱乐圈了,结果回家探个亲还能碰到个节目组。

  如果这个《种地吗少年》真能做好,那陈耀星就走起来了。

  真替兄弟们感到高兴啊。

  许沐三人聊天的时候,赵俊峰一直没露面,估计是已经睡了。

  不过这影响不大,许沐三人越聊越兴奋,甚至后来打起了视频电话。

  到最后陶一然一拍大腿突然说道:“我必须得把我专注粤语歌这事跟愚者老师说一声,愚者老师看到我这么开窍,一定很欣慰!”

  许沐赶紧发话:“没必要,我寻思没必要。”

  陶一然:“木头呀,人情世故呀这是,你不懂,愚哥对我的恩情太大了。”

  “我先撤了,给愚哥发信息去。”

  许沐一脸黑线:“那我也撤了,还有点事。”

  陈耀星:“溜了溜了。”

  ……

  挂掉视频电话,许沐看了看时间,已经凌晨一点多了。

  他又登上了司乐网。

  果然,一分钟前,陶一然还真发来了消息:“愚哥,跟你说个事,我准备全身心投入到粤语歌曲的传承和发扬上去了。”

  “我计划开直播,以粤语区居民为受众……”

  许沐想了想,多说了两句:“加油!不过也不要只局限在粤语歌上,前期可以唱些耳熟能详的国语歌曲吸引受众,中间穿插粤语歌曲。”

  “粤语歌是你的基本盘,而国语歌是你吸引新粉丝的手段。”

  半分钟后,陶一然的回复来了:“谢谢愚哥指点,我简直是醍醐灌顶!”

  他还是那么爱用成语,但许沐表示很无语。

  我特么用许沐那个身份跟你说的时候,你可不是这反应啊兄弟。

  很快,陶一然的另一条信息又发了过来:“愚哥,不瞒你说,一开始我的计划确实是只唱粤语歌的,当时我兄弟许沐还劝我来着,我没听。”

  “现在一看,许沐的观点居然和愚哥你的观点很像。”

  “愚哥你有空的话可以看看他的情况,我感觉你俩肯定投脾气,到时候愚哥你随便帮一下就够他受用的了。”

  其实打出这段话的时候陶一然是有些忐忑的。

  人家愚者帮他,已经是恩情了。

  再让愚者去帮他的兄弟,这就有点不懂人情世故。

  这就像别人请客吃饭的时候“客不带客”的规矩一样。

  但是陶一然还是多说了这么一句。

  毕竟……

  许沐是文盲团最后的希望嘛。

  网络这边的许沐呆楞了一下,然后笑了笑。

  好兄弟,这波真是暖到了。

  “好的。”许沐简短地回应。

  然后他抬头往窗外看了一下,此时漆黑的夜空使得玻璃窗如同镜子一般,许沐在玻璃窗上看到了一脸笑容的自己。

  他又给陶一然回了一句:“我盯着他呢。”

  另一边的陶一然立刻眉开眼笑:“谢谢愚哥。”

  许沐:“顺手的事儿。”

  ……

  放下手机,许沐突然间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陶一然选择一个短视频平台入驻的话,会不会踩中短视频起飞的风口呢。

  但是这个世界的华国从前两年开始就出现了十几个短视频平台,大多不温不火,谁知道哪一个是将来的“抖音”啊。

  从地球而来的许沐很清楚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势必会摧枯拉朽,迅速挤占类似B站等中视频平台的市场份额。

  因为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

  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中有这么一个说法,传播中的受众并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也积极参与信息的传播。而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会促使信息传播能力在不同群体之间开始趋于平衡。

  简单来说,就是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会使信息的传播者逐渐平民化。

  比如,传统纸媒时代,社会上的信息主要来自于“权威”,比如报社和媒体。而直播和中视频时代,社会的信息源主要是“精英”,也可以称之为“达人”,到了短视频时代,社会的信息源则逐渐趋向于群众。

  所谓的,人人皆可表达。

  当然了,有人觉得这是扯淡,有人会说明明我发的抖音,不买dou+都没人看。

  那特么大概率是发作品的时候出于某种羞耻心选择了屏蔽熟人或者屏蔽同城,而抖音的算法里,小范围流量池中的效果是后续推流的关键参数。

  如果往乡村里走一走就会知道,现在村里很多大爷大妈反而比年轻人都能发抖音,而且人家压根不屏蔽熟人,所以经常会出现抖音一发,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同村的人疯狂点赞的情况。

  简单来说,李家庄的“花开富贵”发了作品,或许不会被魔都的“不吃香菜”看到,但很有可能会吸引到隔壁刘家庄的“吃亏是福”。

  从这个角度来看,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增大了平民的信息传播半径。

  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人皆可表达。

  许沐在心中嘀咕:“这个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都比地球那边快一些,但就是因为华国五年前才开始正式扶持文娱,才导致这边的娱乐平台建设比地球那边慢了一点点。”

  但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或许一两年之后就会出现巨头级别的短视频平台。

  那么短视频平台崛起的关键是什么呢。

  许沐想了想,然后抬起头确定道:“是算法!”

  他了解过,地球上抖音的推荐算法是断层领先级别的。

  抖音会很巧妙地猜测用户的喜好,然后推荐视频,甚至筛选性地展示视频评论区,从而达到拴住用户的目的。

  据说,只是据说哦,20年米国裁抖音海外版tiktok,有一个核心的要求就是字节要交出算法,而字节只同意把算法作为不公开的黑箱出售业务。

  “对,是算法!”许沐很坚定自己的判断。

  但是随即,他又叹了口气:“想明白这个也没用。”

  咋地,就凭他手里这400万,还想着入局短视频平台啊。

  不如睡大觉!

  ……

  而此时,在长安市南郊的一栋别墅里。

  林幼清穿着睡衣,支楞着大长腿,坐在书桌前,正在苦苦思索。

  在她面前的桌子上是一大堆文件,散落各处。

  按理说,这个时间点她早就该睡了,毕竟熬夜对皮肤不好。

  但是她最近在研究一个案例,今晚就到了关键的时候。

  她研究的正是一个月前启明为《化身孤岛的鲸》举办的那次“寻找52hz”的合唱活动。

  那个活动效果非常好。

  在宣传力度有限的情况下,那个活动居然吸引了一百多万人拍摄视频参加。

  以前微博也有过很多活动,比如“秀出你的周末”等,也是需要参与者拍摄短视频的,但效果远不如“寻找52hz”来的好。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

  是什么愿意让网友费时费力地拍摄视频然后参与活动呢。

  林幼清冥思苦想,终于,她抬起头来呢喃道:“是音乐!”

  “音乐给了用户参与活动的锚点,进而促进了用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林幼清起身在桌子上的文件里翻找,很快找到了一张名录。

  快拍、微视、秒秀……

  这些都是近两年出现的短视频平台,林幼清这段时间都快要把这个名录背过了。

  讲道理,许沐能够感知到短视频平台即将崛起,林幼清作为行业里一个悟性和市场敏感性都颇高的从业者,不可能感受不到。

  也因此,当初的“寻找52hz”活动,林幼清就是借助微博平台,和一个叫云海的短视频平台合作的

  这是林幼清的一次尝试。

  而这个活动的火爆也让林幼清陷入了思考。

  今天,她终于想明白。

  短视频平台爆火的关键是音乐!

  怎么说呢,林幼清猜对了,但只对了一小半。

  而另一半答案,是许沐猜测的算法。

  讲一个冷知识,在地球上,2013年腾讯就推出了微视,而2014年美图秀秀就推出了美拍,此外还有微博的秒拍等。但这些都叫短视频平台,而抖音,叫音乐类短视频平台。

  音乐两个字,代表着抖音比其他的短视频平台更加垂直,更加精细。

  所有的短视频平台都希望用户能给积极参与,分享视频。

  但大多数平台没给主题。

  而音乐,是抖音给用户的一个锚点。

  不知道发什么是吧?来,翻唱歌曲。

  咱就是说洗澡的时候谁不觉得自己是个歌神?

  再一个为啥去KTV是这么多年以来经久不衰的娱乐活动。

  什么?你唱不了?那就随着动感的音乐跳舞!

  再不行,给自己的日常视频加上点音乐,整个视频的质感都会嘎嘎上升。

  这就是音乐这个创作锚点的作用。

  再讲个冷知识。

  地球上爆火的《中国有嘻哈》,是抖音独家赞助的。

  而2017年,借助《中国有嘻哈》里作品的传播,抖音的日均播放量在三个月内实现了从1亿到10亿的增长。

  林幼清呢喃着:“短视频加音乐,应该是有前景的。”

  “如果短视频平台是未来的重要信息传播媒介,尽早入局的话,我们公司的艺人在宣传力度上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开发一个短视频平台是不现实的,那玩意的成本都是以亿为单位。

  但林幼清可以找一个平台来合作啊。

  尽早入局,占多点股份也是可以的。

  ……

  没人知道,此时在晋城和长安市,两个远隔千里的人,各自想到了短视频成功的一个原因。

  这两个原因,一个是基于硬实力思考的算法,一个是基于市场判断的音乐。

  一软一硬,正如之前的《化身孤岛的鲸》和“寻找52hz”活动。

  此时此刻的这两个人就像是分别拿着宝藏的一把钥匙。

  但貌似这两把钥匙暂时还没有汇合的机会。

  ……

  第二天早上,八点。

  虽然今天上午许沐的戏份在十点之后,但他还是准时醒了过来。

  洗漱完毕又打了一套拳之后,许沐很快就精神抖擞。

  然后他拿起了手机。

  看了看,早上六点的时候赵俊峰在四大天王群里发了几条信息:“昨天晚上进山旅游了,手机没信号。”

  “我最近到处旅游,感觉长了不少见识,哥们真要开始搞创作了。”

  “哥几个都好好干!”

  当初,文盲团解散时,在那条画舫上赵俊峰就说过以后想尝试走创作路线。

  没想到,他居然真的去实践了。

  看着赵俊峰的消息,许沐突然真有点感慨。

  当初的文盲四人组,现在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赵俊峰踏踏实实地增长见识,要往创作上转型;陶一然立志要做粤语歌曲传播者;陈耀星准备参加《种地吗少年》。

  而自己……

  自己刚刚还在为拍摄电影练拳。

  自己正走在成为一个称职演员的路上。

  这真是,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啊。

  董飞那句话咋说的来着,惟愿我辈艺人,各个牛而逼之,群起而飞之。

  突然,许沐脑中灵光一闪。

  他想到了一句话。

  不,确切地说,是一首诗的开头。

  许沐缓缓地念出了那几个字:“天下风云出我辈。”

  这是地球上《笑傲江湖》里的名台词,许沐记得当时只在电影上听到一次就彻底记住了。

  而这首诗的全文是: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这首诗的名字叫《人生·江湖》。

  严格来说,这首诗虽然平仄有些混乱,算不得严格的古体诗,但气势豪迈,意境出彩。

  放在电影里,逼格是妥妥地够用!

  不过这首诗传唱最广的还是前四句,因为后面四句意境重复,且气势稍颓。

  对于这首诗,有人说是黄霑所作,也有人说是徐克捣鼓出来的。

  这些事情许沐不知道。

  他知道的是,这首诗如果给圣堂的《侠隐》做寄语或者是宣传语的话,应该是够了吧?

  毕竟这首诗和《沧海一声笑》的气势真的很搭。

  想通了这一节,许沐打开司乐网,给战洪涛发了条信息。

  “战经理,关于寄语我想了几句打油诗,您看一下是否可以,这几句或许不能称之为寄语,更像是宣传语之类的吧。”

  

第86章 《种地吗少年》与《江湖》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