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21章 《红高粱模特队》

  面对大家的震撼,导演余畅显然很受用。

  “咱玩的就是真实。”

  “实不相瞒,各位今天中午这顿还是节目组请的呢,等到了基地,那可是得用基地的物资自己做饭。”

  赵俊峰给出个OK的姿势:“明白”。

  这节目前几期大家都看了。

  这完全就是个养成游戏。

  嘉宾们开垦土地、种地均可以获得报酬,而这些报酬平时用来购买食材维持生存,若有剩余,才可以购买新的农具或者承包土地。

  其实,这就是每个劳动者的生活写照。

  只不过节目组将其简单化了而已。

  “抓紧时间吃,家里的猪可离不开人。”陈耀星招呼大家。

  他招呼着的时候,许沐已经在翻那本《母猪的产后护理》了。

  许沐举着书:“看到了看到了,书上说母猪生产的那几天最好周围有人陪护,即使要离开时间也不能超过15分钟。”

  坐在陈耀星旁边的陶一然佯装生气:“母猪需要陪护,兄弟就不需要陪护了?”

  陈耀星拍拍他的肩膀:“别急昂,今天晚上到猪圈里,你和猪我一起陪。”

  赵俊峰冷不丁地来了一句:“你还是多陪陪老母猪吧,陶一然又不会下崽。”

  “嗤嗤嗤。”负责拍摄的工作人员发出快要憋不住的笑声。

  综艺节目,还是熟人局舒服啊。

  虽然嘴上催促着,但是几人好不容易见面,导演还是要给大家点交流的时间。

  所以只是坐了一会儿,他就离开了桌子。

  “老大,你这段时间忙什么呢?一直也没见你露面?”陶一然最先问起了这个问题。

  他是这群人里话最多的。

  以前赵俊峰还会开开直播唱唱歌,这段时间好像歌也不唱了。

  听到这话,赵俊峰嘿嘿笑了两声。

  然后说道:“前段时间,一不小心……谈了个恋爱。”

  “啊???”

  许沐等人都瞪大了眼睛。

  导演余畅刚刚站到摄像机后面,就被这话惊了一下。

  艺人是很少在镜头前面暴露恋爱信息的。

  赵俊峰倒好,来这没说几句话,谈恋爱的事情都抖出来了。

  “我看看,认不认识,是不是圈里人?”许沐挨着赵俊峰,一下子就凑了过去。

  “不是,大哥,这才多长时间啊,说实话,是不是以前就有苗头了!”陈耀星和陶一然饭也不吃了。

  “快给我们看看。”

  “别拍啊,别拍——”冲摄像机比划道。

  然后三人把赵俊峰围在中间,逼着他拿出手机。

  赵俊峰那叫一个得意,打开相册给他们看了一张合照。

  当看到赵俊峰手机上的女生时。

  三个人动作出奇的一致:“哦,是她啊。”

  陶一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许沐竖起大拇指:“榜样!”

  躲在摄像机后面的工作人员都急坏了:“谁啊?”

  这肯定不能告诉他们。

  但是,他们也感觉到,这波,热度真的来了。

  赵俊峰毕竟是昔日顶流,即使退圈了,但是许沐的存在,就会让大家一直记得他们。

  而现在赵俊峰爆出来恋情,那想必还是有点话题的。

  “大哥,你们是在什么契机下……”陶一然挑着眉毛问道。

  赵俊峰:“少打听!”

  热热闹闹,几人吃了一顿饭,然后就坐上车往基地走去。

  而谢琛虽然也跟着,但是被安排到了另外一辆车上。

  按照节目组的意思,经纪人还是不要参与太多。

  所以专门派了几个人,拉着谢琛游山玩水去了。

  ……

  到基地的时候,已经有五个小伙在等着。

  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二十来岁,看上去很憨厚的小伙。

  许沐他们是看过资料的,这个小伙叫佟浩。

  算是这几位嘉宾里的老二。

  许沐他们一下车,陈耀星就给大家介绍:“这我大哥,赵俊峰。”

  “这位是著名的抽象直播艺术家,成语小王子,陶一然。”

  “这位,我就说五个字,新人奖得主。”

  许沐:“哎呀呀呀,行了行了,飘成这样回头再给我回收了。”

  陶一然抱拳看向大家:“久仰久仰。”

  那小劲儿拿捏的。

  完事一群人就在一块乱七八糟地客套了几句。

  “哥,你们的房间在这……”佟浩领着赵俊峰他们来到了一间大房子。

  陈耀星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小弟对自己的大哥很是周到,欣慰地点了点头。

  但周到只是暂时的。

  这会儿都下午三点多,是下地的时候了。

  陈耀星还在那招呼呢:“哥几个,咱们一队。”

  “咱们的任务就是看好这两头老母猪。”

  许沐拿起书:“明白,让我研究研究。”

  陶一然举起手中的农具:“我看你就是想偷懒,产后护理你等它产后再研究啊!”

  几人先是去猪圈看了看两头老母猪。

  那猪圈还挺干净,猪圈旁搭了个临时的帐篷。

  “什么意思,你们这猪没事还出来露营啊?”许沐指着帐篷问道。

  陈耀星:“想什么呢?那是咱们今天晚上要住的地方。”

  陶一然目瞪口呆:“那刚才给我们安排那么多房间干什么?”

  陈耀星:“客气客气嘛。”

  ……

  这一下午,几人就忙活起来。

  母猪产前是要断食的,只能喝些豆饼麸皮汤。

  为了换所需的材料,几个人先是去了一片苹果地。

  给果树修剪枝桠。

  到晚上终于换好了材料,熬好一锅豆饼麸皮汤。

  哥几个饿的恨不得自己牛饮几口。

  这个时候赵俊峰才想起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的饭呢?”

  他话音刚落,就听见导演的声音传来:“请大家移步帐篷外,今晚的饭将由大家自己解决。”

  许沐等人坐到了帐篷前面。

  此时帐篷前已经搭起了一个小桌子。

  但桌子上空空****。

  倒是对面的工作人员,面前放着一堆菜肴。

  “本来咱们节目是不做游戏的,但是既然几位来了,特意给大家开个先例,你们几位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赢得食材。”

  显然,这是导演组精心准备的。

  导演余畅站在摄像机后,声音传来:“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的是接字游戏,根据节目组给出的后半句,你们按照顺序接上三个字,组成一句逻辑通顺的话即可,每人倒计时十秒。”

  来到这个节目后,许沐也是放得开了。

  “明白,默契大挑战。”

  这种游戏许沐在综艺节目上见过。

  余畅:“为了防止游戏难度太低,我们请一位工作人员加入你们,第一个发言。”

  说完,余畅就坐到了最左边。

  好家伙,导演亲自整活。

  “请各位确定一下先后顺序。”

  陶一然站起身来:“我第一个,我脑子多快啊,大哥坐最后一个,压轴。”

  没有多少讨论,就形成了余畅。陶一然、许沐、陈耀星、赵俊峰阵型。

  很快,工作人员端出一盘红烧肉。

  然后工作人员说道:“第一题的奖励是红烧肉。”

  “请听题,前半句是,如果各位今年接到了春晚的邀请……”

  好家伙,这话一出,大家都笑了。

  你可真会整话题。

  其实这种接字游系,最前面的人如果说一下例如:“这个事”、“我觉得”之类的废话后面的人会很好接。

  但可惜第一个人是导演。

  他笑着说道:“那我们……”

  这种句式后面就是得接具体的操作了。

  陶一然想了想:“得想想……”

  大家看向许沐。

  许沐接道:“是不是……”

  好,到这里,等于给后面盘活了。

  陈耀星直接接道:“有那个……”

  陶一然和许沐直接站起来了,这可太好接了。

  是不是有那个硬实力、是不是有那个真本事,这都行啊。

  而且给够了春晚面子,显地他们又不是那么飘。

  没成想,赵俊峰来了个:“妄想症。”

  “哈哈哈——”

  工作人员直接笑出来了。

  “好好好,这个好。”

  还得是熟人局啊,要不然能这样开涮?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赵俊峰是个冷面笑将啊。

  “第二题,第二题是一份炒饭。”余畅笑着在前面说道。

  然后工作人员说道。

  “如果陶一然结婚了,请接……”

  听到这话,许沐他们都笑了。

  正是因为是熟人,所以才知道陶一然是多么抽象的一个人,所以一想到那个场景,他们不由自主地开心。

  余畅又在那耍坏呢:“这女的……”

  好家伙,上来就把后面的余地给堵住了。

  到陶一然了,他苦思冥想:“有可能……”

  到许沐这里就好接了:“是一个……”

  陈耀星毫无压力:“漂亮的……”

  这后面赵俊峰那里随便说。

  好女孩、小姑娘,这不随便接。

  结果赵俊峰不假思索:“大善人。”

  陶一然:“啊???”

  “我不要面子的嘛!”

  “哈哈哈——”现场的工作人员已经笑成一团了。

  “不是,赵俊峰是什么宝藏啊,以前怎么没发现他这么幽默?”

  “关键他一本正经好吗?”

  有了这两道题开局,后面的游戏玩的自然是欢乐很多。

  到晚上十点多的时候,许沐他们终于吃上了丰盛的晚餐。

  几个人正吃着,突然有人喊道:“快来快来,猪要生了!”

  给猪接生这事肯定不能让许沐他们来,因为他们毕竟是新生,万一死了小猪啥的,惹不起观众。

  专业的人接生,许沐等人在旁边打下手。

  到十一点多,其中两个老母猪都陆续产完了崽,虚弱地躺在那里。

  “各位,今晚大家还是要在这守着的,避免母猪压到小猪崽。”

  其实,母猪生产后一到两个小时是需要注射消炎药的,防止生病,但是这种专业的事情,是不会让许沐他们这些人干的。

  他们晚上就负责盯着老母猪和小猪崽就好了。

  四个人轮换着去旁边的屋子里冲了个澡,然后回到了那个小帐篷。

  桌子上还有些食物。

  但是这会儿几个人都吃不下去了,只能把啤酒倒进不透明的杯子,边喝边聊。

  这一刻,很像是当初文盲团解散演唱会后,几个人在画舫上的样子。

  此时夜深人静,又是人正感性的时候,所以难免有些感慨。

  “当时还说要当创作歌手呢,结果就木头写出歌来了。”陶一然笑道。

  “木头你是怎么开窍的?”

  这事大家一直都没来得及问。

  许沐想了想:“就情绪到了,然后就有感觉了呗。”

  赵俊峰在一旁喝着酒,眯着眼睛:“我也有几首歌,回头等我发给你们听啊。”

  对的,他来的时候还带着吉他。

  “吉他呢,来两下。”陈耀星在旁边起哄。

  赵俊峰一下子就从身后拿来了自己的吉他。

  然后他还掏出了一个平板。

  平板上是有些软件可以模拟乐器的,所以很多创作者都随身携带。

  “哒啦啦……”赵俊峰弹了几下。

  然后把吉他给了许沐:“木头,展示一下,我可从来没见过你玩乐器呢。”

  那确实,许沐在天星的时候,学都学不会。

  但是现在他会啊。

  之前给《书香年华》什么的作编曲的时候,许沐那是真正的亲自上手的。

  在大家的注视下,许沐拿着吉他弹了几个音,正是《书香年华》的旋律。

  第一次真正地看到许沐弹吉他,赵俊峰等人还是有些恍惚。

  “你们公司到底是什么好地方啊,这么短时间居然让你变化这么大。”陈耀星问道。

  许沐笑了笑:“反正就是大家都对我挺好的嘛。”

  “主要还是学习了。”赵俊峰在一旁说道。

  “哎……”

  说到这,大家又有些感慨了。

  “网上那个记录咱们团的小册子,你们又看了吗?”这时候陶一然突然说道。

  其实,这句算是有心为之。

  既然是来帮助陈耀星,大家当然知道什么话题最能引起热度。

  不仅仅是文盲团重聚。

  更应该是文盲团cue原来的事情。

  要知道,文盲团其实原来有大批的粉丝,且不说后来这些粉丝是以什么群体为主。

  但最早文盲团成团的时候,那可是很多人参与的。

  如果能把这些人的回忆勾起来,陈耀星这个节目的热度会相当大。

  “看呀,怎么不看。”赵俊峰补了一句。

  陶一然抓住话题:“当时大家还说你是什么冷峻帅男子的,结果谁能知道你是个闷骚,居然都谈恋爱了。”

  “哈哈哈,老大的形象是完全颠覆的。”

  陶一然想到了今天的接词游戏:“我早该想到最骚的就是你,就不该把你放在最后一位。”

  “你活该吧哈哈哈。”许沐笑道。

  陈耀星却突然叹息道:“确实,活该的事情太多了。”

  他们感慨的已经不是今天发生的事情了,而是曾经的事情。

  活该没有好好学习,活该当初没有勇气对抗公司。

  活该的事情太多了。

  许沐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各位,我来感觉了!”

  陶一然手一指外面:“厕所在外面……”

  许沐一脸黑线:“什么啊,我是说写歌,今天不如就用活该这两个字写首歌。”

  陈耀星:“嗯?”

  赵俊峰放下杯子:“你弹来听听。”

  监视器后面的导演等人此时顿时来了兴致。

  “大话题啊!”

  帐篷里,只见许沐拿起吉他,谈了一个旋律:“活该,成年人总要有个交代……”

  “活该,达拉达拉……”

  后面几个音许沐是哼出来的。

  他们团的情况和地球上的0713并不是完全相同,所以他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引导。

  而且,这首歌的意义其实并不在于要多么好听,要多么和地球上的一样。

  更多的,应该是给原来的粉丝一个态度。

  “这旋律行啊。”赵俊峰一下子来了精神。

  然后他拿出了平板。

  陈耀星直接起身:“我去借个乐器。”

  陶一然:“那我抓紧时间去看看猪怎么样了。”

  他永远是这么与众不同。

  几分钟后,众人落座。

  而此时赵俊峰已经开始给这个旋律加其他的乐器声音了。

  而且还在感慨。

  “当时吧,确实有点冲动,其实有些对不起原来的粉丝。”

  大家都是人精,别管赵俊峰当初手撕公司的时候还剩下多少粉丝,但是这句话,足以牵动他们的心绪。

  许沐想了想:“活该,当初不应该那样离开。”

  赵俊峰点了点头:“对。”

  然后他就着音乐唱道:“让爱我的人,达拉达拉……”

  很快,陶一然就加了进来。

  “活该,粉丝比头发掉的还快。”

  “活该,辜负了多少人的期待……”

  这词,肯定不会像地球上那首歌一模一样,但在许沐的引导下,也差不多。

  而副歌部分,许沐直接唱了出来:“谁不曾有过贼荒唐的青春,谁又信誓旦旦说爱我不变,当我唱起那熟悉的老歌,是否你也想起那年的夏天……”

  听到这里,监视器后面的导演余畅已经激动得不行了。

  当初,许沐他们出道,正是在一个夏天。

  那个夏天,是属于他们的时间,是无数粉丝的狂欢。

  “不知道曾经的粉丝听到这首歌,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啊。”

  这天晚上,帐篷里的声音持续到了凌晨两点,终于有了个大概。

  到后来,猪都不同意了。

  嗷嗷在猪圈里叫唤。

  歌写成了,猪疯了。

  ……

  凌晨三点,其他人都在睡着,许沐躺在帐篷外。

  老母猪和小猪崽的第一夜是需要有人守着的。

  许沐正好要把这首歌完全搞出来,所以干脆就先由他值班。

  歌曲的大概其实他已经弄完。

  所以干脆在旁边看书。

  《母猪的产后护理》并不是很厚,许沐躺在猪圈旁的躺椅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

  不多时,赵俊峰醒来,换了许沐的班。

  ……

  第二天,照样是下地干活,六七亩地的苹果树,等着他们修建枝桠。

  这期间,陶一然那叫一个笑料百出。

  这天晚上,看猪的时候,许沐拿出了那本《农药科学使用技术》。

  因为过两天又得打药了。

  这本书也不厚,许沐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

  而就在他看完的时候,脑海中突然响起了系统的声音:“检测到宿主学习了大量的农业知识,奖励作品盲盒*1。”

  监视器上可以看到许沐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

  这个点,节目组依然是有工作人员盯着的。

  他们不由得纳闷:“看农业书也能看的这么起劲?”

  殊不知,此时许沐在脑海里打开了这个盲盒。

  “恭喜宿主获得作品《红高粱模特队》剧本。”

  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一时间没什么印象,但是当许沐在脑海中打开这个剧本。

  他眼睛更亮了。

  “我觉得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没有普天下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吃啥?没有普通者的劳动,穿啥?吃穿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还有那记忆中的旋律。

  “你穿的是地,你披的是天,走的是阳关道,奔的是日子甜,千百年创业艰辛,换来这春满家园……”

  许沐想起来了,这是自己小时候看过的赵本山的小品。

  或者,更严格地来说,这是赵本山主演,何庆魁编剧的作品。

  何庆魁是个极其牛逼的小品编剧。

  《红高粱模特队》是他第一次和赵本山合作,而在这之后,他创作了《拜年》、《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卖拐》。

  在这些作品中,《红高粱模特队》属于早期作品,还用了歌舞来做最后的“底”,但这里面的真情实感,这里面对土地的热爱,依然把这个作品抬到了第一梯队。

  尤其是那句“千百年创业艰辛,换来这春满家园”,如果你细细品味,甚至可能会让人眼含热泪。

  许沐没想到,这一次在盲盒里居然开出来了小品剧本。

  但是他也知道是为什么。

  因为他看的是一本打药的书。

  当时这小品里就有那么一个片段,是赵本山说:“范老师,你太有生活了,你不是让我给果树喷农药吗?”

  合理的。

  而许沐也不禁在想,这小品放到现在过时吗?

  未必!

  小品不是不能教育人,但不能搞的那么生硬。

  且不说是大家已经不爱看春晚的现在,即使是放在十几年前,这个作品也是顶级的。

  “现在就是怎么把这个作品弄出来了。”许沐在嘀咕着。

  这个作品,他当然是想要让上春晚的。

  因为这作品演员多,整个《种地吗少年》的人上去都行。

  单单是上春晚,这就已经很好了。

  “现在还不到五月,还有时间想办法。”许沐思考着。

  “木头,换我来看吧,你先回去休息会儿。”此时陈耀星正好醒来,换下了许沐。

  ……

  后面的几天,许沐他们和其他的五位嘉宾也逐渐熟悉起来,慢慢的,赵俊峰混成了这群人的大哥。

  就这样,许沐他们在这里呆了一星期,到4月28号他们才走。

  4月25号的时候,《种地吗少年》已经播完了前6期。

  而且在之前许沐他们热度的加持下,现在这个节目的第6期到28号的时候,播放量已经到了2400万。

  可以说,已经超过了普通的综艺节目了。

  ……

  28号,在录制基地的门口,谢琛已经在车上等着了。

  许沐他们还在和大家告别。

  “走了啊,歌我做好了之后发给你们。”

  许沐对节目组地说道。

  导演余畅握着许沐的手:“没事,第十期播出之前发过来就行,感谢啊,真的感谢。”

  陈耀星在一旁:“放心吧,我兄弟绝对靠谱。”

  ……

  接许沐的车把许沐、赵俊峰、陶一然三人一起拉走。

  目送着赵俊峰和陶一然走进高铁站,许沐才回到自己的车上。

  汽车缓缓开动,向着京州而去。

  这是谢琛在京州借的车,是要还回去的。

  在这之后,许沐他们就要回长安市,进行《宝莲灯》的拍摄了。

  “怎么样,这几天没跟着你,挺快乐吧。”谢琛在一旁问道。

  许沐笑得很开心。

  和兄弟们的相处,对他来说,可以算作是休假了。

  “很快乐。”他说道。

  谢琛点了点头:“行,前几天我没打扰你,现在有个正事需要你考虑一下。”

  “《少林足球》的事情。”

  许沐坐直了身子:“什么?”

  谢琛拿出手机:“前两天公司给我来了信儿,现在《少林足球》的处境有点尴尬。”

  “光是拍摄经费,就已经进去了2000万,还剩下500万的经费来制作特效。”

  “最初投资1000万的时候,圣堂那边的意思是当精品网络电影上映。”

  所谓的精品网络电影,就是6块钱一张电子票,类似于地球上的付费观看。

  “但是现在,投资两千多万,已经超过了一般网络电影的规格,所以在考虑是不是上院线会更好一些。”

  这事许沐之前也合计过,他当然是希望这个电影上院线的,但是票房会不会高呢。

  “如果上院线,这些投资是不是远远不够?”许沐问道。

  谢琛看了看手机上的文件:“是,如果上院线,特效就需要更好,500万肯定还是打不住的,而且院线可不像网络电影,网站负责宣传,这里面还有宣传经费。”

  说到这,许沐突然想起来,这事确实需要咨询他的意见。

  因为原本的1000万投资里,圣堂占了600万,许沐和启明加起来是400万。

  可后来追加后,总投资2500万,圣堂只占1100万,也就是许沐和启明加起来,反而更有话语权了。

  “上院线的话还需要多少钱?”许沐问道。

  “至少再加1500万。”

  拍电影就是这么回事,有的时候就像是买车一样,加点预算加点预算,很快就远远超过最初的计划。

  许沐正思考着,谢琛又说道:“不过倒是还有个消息,就是云海最近正在考虑拓展海外市场,他们在考虑《少林足球》是不是适合在海外传播。”

  云海短视频在国内的用户数量已经奔着两亿去。

  虽然说现在布局海外有些早,但很多事情早点做,也不算错。

  谢琛接着说:“虽然这不是短视频,但是里面的功夫元素是外国人感兴趣的,而体育竞技又是外面的常见题材。”

  这事许沐明白,短视频平台并非不能靠长视频做宣传。

  比如地球上当年的抖音请大家看《囧妈》。

  那可是拉了一大波流量。

  许沐眯起眼睛:“你的意思是,云海要绕过海外院线,把海外版的《少林足球》直接在云海视频上播出?”

  谢琛点点头:“是这样的,但这只是个计划,他们也在讨论。”

  许沐想了想:“那如果这个能回点血的话,我想让《少林足球》在国内上院线。”

  

第121章 《红高粱模特队》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